“C位”很酷炫!瀘州大爺加入廣場舞“大軍”
每天清晨或傍晚,在公園、廣場等休閑區(qū)域,總能看到大媽們跳廣場舞的身影。但在瀘州百子圖廣場一角,廣場舞已不再是大媽們的天下了,每天下午3點至5點,有兩位大爺帶領著近80名大媽在跳廣場舞。
因動作專業(yè)
七旬大爺被推薦為領舞
日前,百子圖廣場上跳舞的大媽分為三個組排練“六一”節(jié)目。只見一名身著藍白條紋短袖、腳穿白色運動鞋、身形瘦小的大爺站在隊伍最前面,跟著音樂起舞,引來過往行人駐足圍觀。
這名領舞者名叫銀貴清,今年76歲的他加入百子圖快樂舞蹈隊已有10年,因為舞蹈動作專業(yè)灑脫,跟隨他跳舞的大媽們都尊稱他為“銀老師”。
銀老師在廣場舞這個圈內算是“老資格”了,他是大梯步廣場建成后第一批跳健身操的退休老人。
據了解,退休后的銀貴清被查出患有結腸癌,醫(yī)生建議他多鍛煉。那時大梯步廣場剛建成,成了大眾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。銀貴清加入了百子圖快樂舞蹈隊,這一跳就是10年。
每天下午2:30,他都堅持到百子圖廣場與大媽們匯合,開始他們的跳舞時光。如今,唱歌跳舞成為銀貴清退休生活的“主旋律”,在這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快樂。
從中風偏癱到舞姿動人
網上自學近300支舞蹈
“銀老師擅長跳節(jié)奏歡快的民族舞,而和他一起領舞的余均良則有所不同,年長一歲的余老師喜歡慢柔的形體舞和水兵舞。”跟著兩位老師一起跳廣場舞的隊員這樣評價。
2010年,余均良因中風導致偏癱,左手連麻將都拿不起來,身體帶來的不便與痛苦,讓他感悟健康的可貴。一次偶然的機會,他覺得跳舞是一個不錯的健身方式,便加入其中。一開始,余均良在大媽們隊伍后面默默地學。
此后,他在網絡上自學廣場舞,每天下午到百子圖廣場教大家跳。
余均良說,作為一名領舞者,記住動作是最基本的,此外還要學會領悟音樂的意境。
對于曾經行動不便的余均良來說,健康顯得更為珍貴。
10年來,余均良學會了近300支舞蹈。
“雖然大家對跳廣場舞還有很多爭議,但我希望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,讓更多人加入到跳廣場舞的行列中來?!?/p>
方霞 記者 梁安琪 詹明勇
